百擎大數據
網絡輿情對政府治理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很大,其影響源來自多方面:第一,群體極化導致流言真實化,加大了政府的治理難度,也挑戰了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第二,匿名制催生了偽民意,不利于政府與民眾進行有效溝通,不利于政府有效回應民意;第三,網絡參政催生了公眾參與的非理性化,導致政治參與無序,信息失真。產生以上這些原因,必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圍繞相關“信息”來進行網絡輿論引導。在此過程中,尤要注重進行實證研判。
一、調研網民和網絡圈群。對案例進行實證研判和分析須從調研入手,其中的網絡輿情研判機制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常規性網絡輿情研判、專題性網絡輿情研判和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研判。目前國內許多公司開發了多種網絡輿情監測軟件,可以對傳統媒體網絡版、新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等實時監測。除了對全網信息進行采集,了解網絡圈群輿論變化的軌跡,選擇自媒體平臺對網絡輿情進行案例分析,并了解和總結對網絡輿情治理的現狀。
二、總結成績與經驗。在歷次防治重大突發事件危機的實踐中,政府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許多經驗。例如:加強政府信息公開,重視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倡導網民道德自律,注重網絡輿情監控技術的研發和升級,等等。今后的工作重點在于:重大突發事件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架構與工作思路;網絡輿情治理能力提升的制度設計;各級政府部門防治網絡謠言的管控機制和技術手段。工作難點在于:政府治理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協同運行以及對網絡謠言進行識別。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對虛擬社會的服務和管理,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強化基層監測預警,增強政府部門對負面信息進行搜集、分析、研判和發布、共享的能力,特別要針對管轄范圍內群體性事件、災害事故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突發事件,進行重點監測,抓好輿情預警信息的收集和上報工作。
三、分析問題與原因。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利益沖突劇烈,加上原有的應對網絡輿情機制不夠健全,或者個別工作人員辦事不公正,或者某些網絡媒體為了尋找“賣點”,微博大V為了找到話題,刻意炒作,進行了負面報道。這些與事實真相有背離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損害政府整體形象的效應。尤其是在理性的負責任的報道跟不上的情況下,碎片化的信息表達會呈爆炸之勢。又由于自媒體太多,進行深度調查的記者太少,在事實缺席的情況下,往往會引起公眾“情緒爆炸”。因此,提高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管控能力,其重點必須在確保信息發布的及時、準確方面“做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