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擎大數據
在信息源微觀化、個體化的Web2.0時代,工具和平臺的使用讓民眾的海量意見在短時間內聚集成為現實,輿論場上眾說紛紜,真假同構,受眾對事實的判斷更多是依靠感性而非理性。網絡輿情呈現出多議題、互動傳播的特點;網絡輿論的演變過程在事件的生命周期影響下可以分為情感極化、情感恢復和理性化三個階段;其中媒體報道在網絡輿論場起到關鍵性的引導作用。
1.誕生背景
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互聯網,正迅速改變著人類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經過幾重迭代發展,兩微平臺已然成為連接用戶與海量信息之間的溝通橋梁,不僅改變了人際交往模式,還影響了網絡輿情的演變機制和傳播廣度,開辟了一個信息高速流動的時代。在這種環境中,網民情感的表達影響到的不僅是信息的傳播速度,還有網絡輿情的走勢。因為網民情緒,特別是一些“激昂”、“過激”的情緒能夠迅速感染其他網民從而導致輿論的爆發。尤其在一些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場上,因為事發突然、處置緊迫、信息模糊、重要性強等特點,主流媒體很難在第一時間對其做出全面準確的報道,這個節點正是輿論的發酵期。因此,分析突發事件的輿情演變特點并研究應對策略顯得極為必要研究,有利于引導網絡輿論、控制信息傳播方向,穩定網絡輿情環境,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社會恐慌和謠言發酵。
2.突發事件的傳播機制
突發事件的傳播機制遵循著一定的生命周期規律,就其傳播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學者習慣用不同的模型予以研究。Burkholder和Toole提出了著名的三階段模型——潛伏期、擴散期、消退期;后來美國著名危機管理專家在史蒂芬·芬克(Steven Fink)1986年從醫學角度提出了一種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危機傳播四階段的生命周期,即前驅期(Prodromal)、發作期(Breakout)、延續期(Chronic)、痊愈期(Resolution),這一劃分方式后來被稱為“F模型”。
3.網絡輿情的群體極化
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社會心理學家、傳媒學者詹姆斯·斯托納,他在1961年研究群體討論時提出:群體討論過程中,一些偏激的觀點更容易獲得人們的擁護和贊同,此時感性超過理性,導致群體的觀點向更偏激的方向演變。在互聯網世界,人們的言論自由得到極大的解放,同時因其匿名性、難追責和弱管控性,網民的言論自律性減弱。失去了管控和約束的網民言論會增大群體情緒極化的風險,甚至產生網絡暴力和言論攻擊。
4.媒體的議程設置作用
議程設置是傳播學的經典理論之一,最早由李普曼在1922年提出:“新聞媒介影響‘我們頭腦中的圖像’”,也就是說媒體報道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認知和態度。國內第一個對此理論進行實證研究的則是李本乾教授,他采用了媒介內容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對受眾的導向需求和媒介議程形成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時還引入了人口統計學變量、心理變量和行為變量,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從微觀角度看,我國的受眾議程與媒介議程相關度較低??梢娒浇榈淖h程設置效果會因為社會環境和研究議題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不變的是,議程設置理論依舊是一個開放且不斷豐富的過程。